第十节大气运者马周是也(第1/5页)
章节报错
自从杨妃,阴妃亲自送儿子到书院求学后,长安这座八十万人口的巨型城市里就流传着玉山书院的传说,皇子都开始到玉山书院求学了,哪里还会有比玉山书院还要好的地方?
书院里只招收一些皇亲国戚,功勋世家的子弟,把长安城里的地主老财们隔绝在外,关陇勋贵们已经在享受这个国家的一切,如今连子女的都比自己的孩子高,这如何可以?我们祖祖辈辈就活该只能当下层人士?
国子监已经对五品以下官员的子弟开放,弘文馆也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开始在低品节官员子弟中寻找良材,准备重点培养,好和玉山书院一较高下。
争夺生源?云烨在后世为自己儿子找学校的时候就对此道极为精通,虞世南,刘政会,再是学术通天,智谋惊人,也不可能明白什么叫虹吸原理,再加上孔颖达,宋濂,萧瑀,这些先生们帮倒忙,国子监和弘文馆只能在这场学生争夺战中饮恨败北。
无他,玉山书院只不过抛出一个简章,有才华的学生,只需要自荐,就可以参加书院的考试,考试合格后,就可以在书院就读,与其他书院学生别无二致,家境困难的学子,还可以免费就读,甚至于书院有奖学金可以争取,还可以半工半读,只要你足够优秀。
书生意气啊,没人以为自己比别人差,都是肩膀扛着一个脑袋,你会比我聪明?笑话。考过才知道,五月的玉山人头涌涌,山下的农户家里都住满了前来参加考试的书生,甚至有一些是从遥远的外地匆匆赶来,参加考试。
玉山的大考,让朝廷同时进行的每年一次的抡才大殿黯然无光,无力行卷的寒门士子。只有把希望寄托在玉山书院,王爷们需要属官,军营里需要掌书记。工部需要专门的人才,最不济,各大豪门也需要自己的供奉。出路远比朝廷一介从八品的主簿要宽得多。
皇帝对此事不闻不问,就是魏征在庙堂之上慷慨激昂的诉说书院与朝廷争夺人才的严重后果,李二也眯缝着眼睛,笑吟吟的听着,朝廷的官员日渐增多,能用的却没有几个,他自己亲自考试验证了几位将要去各地担任亲民官的所谓人才,结果让他怒不可遏,真正的下笔千言,胸中实无一策。遇到旱灾不知如何应对,遇到民便不知安抚,只知一昧的求援,民生食物一窍不通,只余下满腔的报国忠心。
贼来我死便是。官员清贫安道自守,就足以让天下海晏河清,这样的官员让李二又是喜欢,又是担心。这样的官员不会给地方上带来好处,也不会带来坏处,所治之地八百年都不会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