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伟大的皇帝出生时,明帝国已经走向衰亡。来自北方的蛮族,不断侵略帝国边境。沉重的税务,让帝国内部暴民四起,人们纷纷反抗明帝国的统治。明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是公认的勤劳君主,但他的才能,显然无法挽救庞大的帝国……”

“即便是学者家族,面对暴政和天灾,也因饥饿而成为无家可归者。是的,伟大的皇帝陛下,曾经做过流浪乞丐。而且当时他只是个孩童,父亲和母亲死于饥饿,姐姐被卖去做侍女,而他需要带着妹妹乞讨流浪……”

“这样的人,在欧洲无法成为君主,他最后必将死于各种原因。在经历过漫长的痛苦磨难之后,皇帝陛下被一位仁慈的学者收留,并允许他以养子的身份成为扈从。这位学者的女儿,后来成为了契丹皇后。”

“了解这些,就能明白皇帝陛下,为什么厚待平民阶层。不,不是厚待平民,而是厚待所有人,包括和奴隶。伟大的皇帝陛下,认为人人生而平等,真正高贵的只有品德,而非家族、爵位和官职……”

作者明显不怎么会写通俗读物,开篇大段大段的,讲述明末的社会情况。甚至给出各种注解,阐述什么是儒户。关于格位论的解释,就长达好几页,写得就像是论文一样。

赵瀚登基称帝之后,改革内容,更是花费大量笔墨阐述,并分析这些制度与欧洲的不同。

阿列克谢一世,足足读了半个多月,才把这本传记粗略看完。然后,重新开始,结合那些注释进行详细理解。

作者在全书结尾时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