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章 学者的顽固,泯灭人性(第2/10页)
章节报错
如果是奔赴统伐区,这也用不着这样卖房子套现,汉中那边的干部们会给他们很好的安排,单单是每年给的经费也就不下于50万。还会大幅度地更新技术,提供人员。
建邺的导师协会们,在卖学校前开会做出的决策,是决定去更有希望的北方。
是的!都是169年了,这些建邺的旧学者们在气派的大厅中开会时,仍然强行认为“最有希望”的抉择是五色联盟,而忽视了统伐区。
这不是判断和智力要素的问题,而是很多电视剧中“上策,中策,下策”列举出来后,决策者只能选择下策和中策的道理一样。
对于南方学术集团来说的“上策”是转向统伐区,但对于决策者而言,是要承受巨大代价的。建邺的学者界,长达二十多年的在思想上与统伐作对,已经让其难以在一朝一夕中改换阵营。
这座学院中,在决策中开会的这些人,都是二十多年来孜孜不倦地唱衰统伐区:
他们常年认为统伐区的技术粗糙;认为统伐区理念不切实际;认为统伐区过于激进会造成重大破坏,即使是‘部分是对的’,自己也不愿意跟着走。
建邺中的授业者,被建邺的统治集团捧得太高,自以为有了更高的信息渠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但也因为“不出门”,找不到基层核准信息的证实,最容易受建邺权贵们的、针对性的蒙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