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铿个人的分析呢:这玩意名字取得太牛逼了。

正好契合了想要自尽的家伙,想要耍横的心态。

一个人啊,一想不开,就会通过自残的方式博取最后的关注。

他都想不开了,就不会思考“药性对身体破坏是慢性”“死的很惨”“最佳抢救阶段,错过后就是无尽后悔”这样复杂的问题。(卫铿:这就是不考虑蠢货思维的后果,对于蠢货只能直白,加上个恶心蟑螂图标)

恰好呢,二十世纪末期是一个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兴起的时代。

武侠不说了,里面的反派都会用最牛逼的毒药,什么“千绝散”“万毒液”都是牛逼哄哄杀人无数的毒药,也都是主角们在关键时刻能拿到解药的东西,这个“百草”什么“枯”的东西,听起来恰好像一种绝天绝地的东西,刚好符合了自尽者一时冲动心理,所能想到的第一选择。

尤为糟糕是,文学作品错误诱导价值观,言情剧,美人、主角都要么是例外,要么是香消玉殒的凄美,要么是服用了堪比还原剂的解药。丝毫没有客观记录服毒后哪怕救回来都会全身浮肿,颜值大降,免疫系统完蛋,嘴巴流涎的糟糕画面。

卫铿感慨道:就例如特么什么琼想格格,香妃对鹤顶红一口闷的无脑情节,让教育水平不足的农村妇女(当年可能还是少女),以及学没上好的孩子们,出现了模仿癖!

所以啊,卫老爷坚决甩掉了这个“武侠言情风”命名。